来源:中国财富网
为什么会出现传统投行模式已经过时的观点?新经济发展给传统投资银行业务带来哪些挑战?投行该如何通过战略再定位和业务转型?巴曙松教授在接受中国财富网的采访时表示,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重要金融中介,在优化配置金融资源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并且关键的作用。但是,随着新经济浪潮的来临,投行原有的业务特点和功能设置无法满足新经济的客观需求。有观点认为,传统投行模式已经过时。敬请阅读。
近日,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多支持,助力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据普华永道数据显示,在全球十强企业中,以科技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占据七席,新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事实上,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同样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巴曙松教授对中国财富网表示,投资银行(简称“投行”)作为资本市场重要金融中介,在优化配置金融资源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并且关键的作用。但是,随着新经济浪潮的来临,投行原有的业务特点和功能设置无法满足新经济的客观需求。市场中已经有观点认为传统投行模式已经过时。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传统投行模式已经过时的观点?新经济发展给传统投资银行业务带来哪些挑战?投行该如何通过战略再定位和业务转型?以下为巴曙松教授的解答。
为什么会有声音认为传统的投行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市场发展?
巴曙松:这要从中国市场投行诞生之初说起,中国证券市场和投行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投资银行的经营模式可以说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形成的、可称为是一种“工业化版”的运行模式。现在投资银行传统的投行业务主要包括有上市承销、股债融资、并购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等。
而新经济企业多是属于知识密集型的创新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新经济企业更多关注的是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本,把研发和创新能力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A股上市标准来看,主要根据传统产业设定,对净利润、净资产等财务指标和盈利能力均有严格要求,尽管创业板对此类要求明显放松,但不少新经济依然不容易享受到相关的放松政策。
回到当前投行业务运作流程,其首先关注的是满足监管逻辑,保证所有申报资料都要真实、可核查和程序上的合规合法。因此在价值评估企业过程中,投行按照相关监管规定,必将会更重视公司的净利润、净资产等财务指标和盈利能力等硬实力,对公司未来的专利、知识产权、研发能力、人力资本、客户资源、品牌和商誉等无形资产类的软实力重视不多。
由于发审制度、上市规则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一些客观限制,目前投资银行的投行业务更习惯于做重资产、工业化发展模式、处于成熟期的制造业企业,而对轻资产型且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新经济企业关注有限。
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新经济发展会给传统投资银行业务带来哪些挑战?
巴曙松:首先要了解目前投行业务模式是建立在对企业尽职调查和上市辅导基础上的,而这一过程的目的为了保证企业的财务报表、权属凭证、土地、厂房等硬资产的相关信息满足监管机构关于投行业务规范、真实和完整的硬性要求,进而保证顺利通过监管核准。但新经济企业重视知识资本和研发创新能力,专利技术、知识产权等轻型的无形资产价值较高,硬的固定资产占比相对较少,轻资产特征比较明显。投行在对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新经济企业在无形资产认定、估值和软实力的评估时,就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此外,新经济领域的涉及面广泛而深入,使得行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和企业形态的多样化成为常态。新经济企业的跨界融合、多样化形态决定了金融服务需求的多层次性,新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等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金融服务都有不同的要求。
同时,由于新经济的高投入、高知识、高成长、高收益、高风险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不确定性与决策的动态序列性,导致其对资本性夹层融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融资方式更为依赖。但当前中国投资银行往往主要局限于IPO、并购和定向增发等几种单一的投融资方式,多元化融资能力仍然较弱,很多是面向成熟期企业的制式化产品,降低了对“新经济”企业的适应性。虽然近年来中国的投资银行也在不断创新融资方式,但限于相关制度、政策的缺位目前还难以深入落实,对新经济的支持还受到一系列制度因素的制约。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和不确定,容易出现“易生快死”风险,与传统投资银行现有的风险管理政策也不太适应,投资银行如何调整风险管理的政策和实施方式也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新经济所体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和新商业模式正在改变着传统证券业的“游戏规则”,投行该如何通过战略再定位和业务转型?
巴曙松:传统证券业的“游戏规则”的改变,对于投行来说既挑战也是机遇。投资银行应该顺应新经济发展的浪潮,加快转型创新的步伐,重新进行战略定位与发展,进而提升服务新经济和新市场的能力。
在投行激流勇进实现再定位和业务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向有三个:一是推行“大投行”运作模式,拓展服务周期、延长业务链。所谓大投行模式就是投行的服务伴随客户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初创时的风险投资,到上市前的过桥贷款,到企业上市的新股发行,发展阶段的并购重组,再到金融衍生品的应用;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都要跟踪客户需求,加强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协同配合,为新经济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灵活化、全机构、全市场和全周期的全面综合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二是提高对新经济公司的研究定价能力。由于新经济领域涉及面广、跨界融合明显,商业模式新颖和发展模式多样,且投资理念和价值认同往往与传统资本存在显著不同,这些特点都对投资银行的整体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建立多层次的风险控制体系,增强风险控制能力。与传统企业相比,新经济企业的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以及不同发展阶段不确定性与决策的动态序列性更加明显。对于投资银行而言,在开展投行业务的过程中,如何能够在有效地控制好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前提下,根据企业前一阶段研究成果和对最新技术和市场信息的把握,科学合理持续地调整预期现金流和评估科研成果的价值是投资银行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此过程中,通过建立多层次的风险控制体系,增强风险控制能力是投行业务开展的第一要务。(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