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为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出台了很多促进人口流动的政策。2010年前年均增长12%的流动人口,的确促进了人口红利的实现。然而,这一数字,在8年前开始发生改变。
12月2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下称《报告》)。《报告》称,2010~2015年的流动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年均增长约2%,与2010年之前的年均增长约12%相比,降幅较大。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教授认为,减少的原因跟经济增速放缓以及1980年出生人口减少有关。
人口流动缓慢下滑学历上升
《报告》称,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在经历长期快速增长后开始进入调整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变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随着《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的发布,国家放宽了对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镇就业生活的限制,促进了农村人口的乡城转移。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加至1990年的2135万人,年均增长约7%。
第二个阶段是1990~2010年,流动人口规模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1990年的2135万人增加至2010年的22143万人,年均增长约12%。
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以来至今,这段时期相对缓和,2010~2015年的流动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年均增长约2%。
从2015年开始,流动人口规模发展出现新的变化。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从此前的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201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7亿人,比2014年下降了约600万人;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比2015年份减少了171万人,2017年继续减少了82万人。
“之前流动人口以向东移动为主,现在出现了中西部分散,同时省外流动减少,省内流动加大。”翟振武表示。
最近几年,劳动力特别是农民工出现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回流的现象,这实际上也是劳动者的一种理性抉择。随着东部地区土地的紧缺和对环境标准的要求更加严格,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力伴随产业流动的过程也将再次优化人力资本在区域间的配置,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
此外,虽然流动人口数量在下降,不过流动人口的教育水平持续提升。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持续提升。1982-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5.6年升高至9.9年;1990-2010年初中教育程度人口占据流动人口的主体,比例均在40%以上;到2015年,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占45.3%。这意味着,流动人口教育结构的升级。
1982年,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极少,仅占1%;到2015年该比例已经大幅上升至23.3%,其中本科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比例达到12%。
人口红利还有2亿空间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人口从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从低工资就业岗位向更高工资就业岗位转移,在微观上增进了抚养家庭的能力,在宏观上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
从产业配置的角度来看,人口从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移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有利于释放人口红利。
但是翟振武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还可以继续持续。因为中国仍有近30%的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就业,而高收入国家的第一产业就业占比平均仅有3.2%左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劳动力向非农行业专业的潜力仍然巨大,可达2亿人以上。
《报告》称,人口流动带动产业转移,从而创造了更高的产值。2017年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9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亿人。许多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2016年,第一、二、三产业人均创造产值比例约为1:5:4。从业人员的比例为1:1:1.6,从业人员结构比1978年有明显改善,极大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报告》称将进一步完善人口流动政策,进一步挖掘人口红利。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