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西部商网 > 金融

世界读书日丨阅读不过期

[02月05日 16:21]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苏婉蓉   阅读量:13167   

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忌日,为了纪念他们为世界文学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做出的贡献,让后来者都能“见贤思齐”,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命名为“世界读书日”,迄今已有20余年。

世界读书日

食品会过保质期,服装会过流行季,但20多年来,甚至回溯更遥远的时光,读书非但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被人遗忘,反而正在人们的心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古人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今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本书,成了比走万千里路更有意义的事情。

果戈里书店的橱窗极富异域风情。经济日报记者韩秉志摄

无论春夏秋冬,读书都是一件乐事,让人欲罢不能。在喜爱阅读者眼中,书卷比画卷更美,书香比花香更香,所以古人凿壁借光为读书,囊萤映雪也为读书,甚至为了读书他们可以头悬梁、锥刺股,由此足见书籍之魅力。

从传统的纸质文本阅读,到现在流行的手机电子阅读,变化的只是阅读的方式,不变的是书籍给予人的关照和人们对于书的喜爱。在中国,近年来,《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大火,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也说明了人们对于读书的钟爱和渴望。

阅读永不过时,因为它有一样最大的好处,就是不论贫穷或富有,不论年长或年幼,在书籍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腹有诗书,穿着粗布麻衣也挡不住身上的才华横溢;腹内草莽,纵然衣着光鲜也会让人觉得寡然无味。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市的“天堂书店”被誉为全世界“最美书店”,该书店由一座超过800年历史的教堂改建而成,读书者在阅读之余可近距离欣赏书店穹顶上14世纪的壁画,独特的文化氛围令人心旷神怡。 经济日报驻布鲁塞尔记者陈博摄

阅读贵在坚持,只有坚持,阅读才会最终变成悦读,这其中,“两个要”不可少。

读书要勤,见缝插针。现代人因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每日里忙完公务和琐事已然觉得很累了,常感没有时间或者提不起精神看书,但事实上,时间与精力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古时笃学之人,纵然忙碌,也会利用“三余”“三上”的时间来读书,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会在繁忙的工作间隙、繁重的压力之下,给自己找阅读的时间和心情。

左图 在北京“言几又”书店,琳琅满目的图书陈列于架上。经济日报记者翟天雪摄

右图 消费者正在网上书店选购图书。经济日报记者赵晶摄

读书要精,精益求精。广泛阅读可以开阔人的眼界,增广人的见闻,一本好的书籍更可以让人获益一生,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同时,每个人的兴趣和专长不尽相同,要让自己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获得更多的精神给养,还应该有选择地读书。只有有针对性地熟读精思,才能让贫瘠的心灵变得肥沃起来。

书能照亮人的视野。如今,整个社会的风尚也正由“文人读书”向“人人读书”转变,全民阅读渐成潮流趋势。都说书籍是人类的精神信仰,为了让书香飘得更远,为了让内心变得更丰盈,让我们一起读书吧,一起让阅读改变生活!

为什么要读书?

钱穆先生曾说:“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样。”这些人是由千百万人中选出,又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而保留以至于今日,他们的做人值得敬仰。

业余时间读书,可以提升修养。“犹如我们栽种一盆花,需要时常修剪枝叶,又得施肥浇水;如果偶有三五天不当心照顾,便决不会开出好花来,甚至根本不开花,或竟至枯死了。栽花尚然,何况做人!”

读书亦可以 用于欣赏。“我们对人生本身需要欣赏,而且需要从高处去欣赏。”

读书更能使人 博闻强识。“博闻类的书,只求自己爱读,史传也好,游记也好,科学也好,哲学也好,性之所近,自会乐读不倦,增加学识,广博见闻,年代一久,自不寻常。”

读书不仅仅是提升自己,也是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前提,没有知识的汲取、没有书籍的熏陶,何来一个有文化有内涵有能力的人?

读书并非无用,文字也不会过时。当你沉浸在浩瀚无垠的文字海洋中时,你才能体会到那种任自己想象驰骋的所谓“领悟”的快乐,那是现代科技中任何一张动图、任何一段短视频都无法取代的,那就是读书的魅力。

其他人都在看

编辑 / 张苇杭

来源 / 经济日报(潘玉毅、符灏)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