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 之八 见证 几代金融教材 折射市场变革
35年来,通过学校、电大、党校、网络等不同渠道,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李建(右一)授课学生超过300万人
改革开放40年给这片土地带来的沧桑巨变,不仅发生在实践领域,也同样影响着理论和教育领域。
以金融学为例,作为现实市场经济核心理论学科,从一开始照搬的苏联模式,到引入市场经济新概念,从一边批判一边改变,到变成考生们最为追捧的显学。
40年的金融学教材,也从一个微观角度,折射着市场经济从无到有,经济体制改革摸着石头过河,并逐步成熟与国际接轨的全过程。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李健今年65岁,每天依然非常忙碌,除了给本硕博各阶段学生上课,还担任MOOC课程团队负责人,为范围更广的“学生”提供金融学远程教育。在前往金融街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之前,她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坐在几摞学术期刊后,和北京青年报记者聊起了见证金融学科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的历程,她说能见证和参与这个过程是幸运的,也是有价值的。
改革开放初期讲金融学 一边批判一边讲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学(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科的统帅性核心课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学科取得了长足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金融人才,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重要贡献,李健教授完整地见证和参与了这段历程。
1978年,中央财经大学恢复招生,1979年,李健考入中央财经大学,她们那一届是学校第一批面向全国招生的学生,198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除了借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两年,这35年几乎都在学校从事金融学教育工作。
李健读大学时,国家的改革开放刚启动,很多领域都发生了剧烈变革,金融学教育也不例外,她上学时老师们给她们印讲义,教材上是从苏联那里搬来的计划经济内容,但社会却从计划经济的体制中不断松绑,市场经济元素不断出现,在毕业前,李健从未接触过任何一本西方经济学的书,对西方经济学的名词、术语、概念到整个理论体系完全不了解,当时能查阅到的资料上,对这些都持批判态度,学习就和改革同步,“改一点,老师们就给我们讲为什么这样改”。
她从教后,需要给学生讲授这些东西,领导布置的一个任务是讲授《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当时面临两大困难,一是物质条件差,资源稀缺,没什么像样的教材,李健1984年到北大进修一年,才接触到了西方经济学。在讲课中,自己也给学生用蜡纸油印教材,“印象深刻,刻曲线不好刻,出来歪歪扭扭的,现在看确实很简陋”。李健一边教一边学,经常到图书馆充电,“带着馒头和水瓶,一钻进去就是一整天,那会儿舍不得复印,把书上的东西抄在小卡片上,做了好几抽屉小卡片,这个学派200张卡片,那个学派300张卡片”。从图书馆回来后誊出来,图表都得自己手画,“就像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种感觉,整个知识体系,学术框架,研究范式,都是全新的,相当于从一片白纸上一点一点学”。
另一个问题同样棘手,书上讲的和现实不一样。当时关于经济学的课程都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分为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金融学分为资本主义的货币与流通,社会主义金融理论,这就是两分法,后来说老叫资本主义不好听,改成货币银行学原理,就是讲西方的东西”。对于这些内容,老师们一边讲一边批判,讲一段批判一段,但是,批判的内容却在改革中出现,这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困惑,“学生会问,既然是批判的东西,为什么还要这么改?”这就要求老师研究大政方针和现实问题,然后才能解决学生们的困惑。现在成为常识的一些东西,在当时还是先锋和前沿概念,甚至有些“敏感”,大家一步一步往前探索。
当时讲的计划经济以财政为主,金融只是辅助,到了80年代中期,金融就变得很重要了,“1984年人民银行成为央行,工行接了它的商业性业务,这是一项标志性的改革举措,之后,对西方的东西接受的多一些了”。李健回忆,一直到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教学中的两分法才基本结束,不再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老师们可以真正从学科角度开始教学。
风云激荡的改革年代 零距离托着金融学成长
在一片白纸上搞建设,艰辛可想而知,但也有白手起家的优势,束缚教条少,发挥空间大,当时整个社会都在剧烈变革中,一切都是新的,人们并不知道要往哪里走,但坚信原来的老路不能走了,各种改革和探索为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人们提供了绝佳的样本和案例,后来的学者们经常赞叹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从不同角度解读中国的经济奇迹,但李健她们当时身处其中,就见证了这样的过程,“改革应该怎么走,为什么要这么改,每一项改革有何利弊,都可以研究,一项接一项,目不暇接,带来的冲击很大,有太多东西需要去搞明白”。改革出现的问题也需要研究,“比如当时出现的通货膨胀,以前计划经济时代不需要研究这些问题的,当时就得作为新问题来研究”。
那个年代,政府对改革也没有经验,希望借助专家学者们的智慧,学者们并不仅仅局限在象牙塔里从旁观者角度研究改革,而是积极投身改革,非常“入世”,他们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改革措施调研、论证、座谈等,这些实践经历让他们对学术有了更深的认识。1985-1986年,李健曾借调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给杨培新做助手。杨培新提出了通过承包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张,被中央采纳,被理论界誉为“杨承包”。这样的经历弥足珍贵,让李健近距离了解制度的设计和探索,视野更加广阔,境界也更高了,“当时做学术,讲课和国家、时代结合得非常紧,可以说是零距离的,广播、电视、报纸上讲的改革措施,很快都会进入教材”。
国家的改革是渐进式的,教学的改革也是渐进式的,教材从完全的计划经济,到逐渐增加市场经济的内容,到后来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渐变的过程中,教学不断在变化。
改革开放,一方面是改革,另一方面是开放,频出的改革举措丰富着学者们的研究,不断开放的环境也让大家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刚开始大家都不懂,也不像现在可以开很多学术研讨会,因为周围很少有人可以去请教,和国外的学术交流几乎是空白的”,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局面有所扭转,到了80年代中期敢把洋人请过来了,1986年,李健参与邀请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来做讲座,“当时在现实中见到了原来只在书本上看过名字的人,还挺激动,我说我要把你的理论介绍给学生,他原以为这里都是批判他的,没想到还有人知道他,喜出望外”。后来,和国外的学术交流多了起来,知名学者来中国做学术访问也越来越多,“很多都是原来批判的,后来也不批了”。
在这样的环境中,李健的教学水平也不断精进,1985年给本科生讲《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每年完善一次,1989年就公开出版,这本书填补了学科的空白,1992年就获得了国家优秀教材奖。
世纪之交学科建设 瞄准国际先进水平
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金融学的课程设置也逐渐多元化了。随着社会进步,能获取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远,西方的学术流派、观点等被引入,学科建设也向正规化的目标迈进。李健认为,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改工程和新世纪教改工程,对当时的教育教学改革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98年开始立项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1年结项,解决了金融学的6门核心课程问题,大家告别了只要能开出课程就算合格的基础阶段,开始重视教学计划,设立了专业门槛。新世纪教改工程中,中央财经大学牵头全国有该学科博士点的54个学校参与金融学学科建设,解决了本专业的10门核心课程,课程体系逐步完善。李健回忆,世纪之交,大家已经开始从刚开始的跟在后面学习国外经验转到把目标瞄向国际,找来国际上排名靠前的50所大学的课程表研究比较,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需求,确立自己的课程体系、理念、思维、方法、教学手段等。
李健和她的同事们集中精力在课程内涵上下功夫,老师们之前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讲课、考试都没有统一标准,学生的学习质量保障不够,就探索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也有了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学科遍地开花,甚至有的并不具备开设金融学科能力的学校也盲目上马,李健全程参与了学科国家标准的建设,“金融学科很热门,有的学校先开课招人,再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课程教学,能上几门算几门,国家标准就要规定先具备什么样的师资力量才能开设这个学科”。有了这样的成绩,李健认为,学科建设无止境,要不断探索。
对话
为改革开放培养人才
体现了教师的价值
对话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李健
北青报:现在回首上世纪80年代初刚开始从事金融学科的教育,您当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或者困难是什么?
李健:当时自己都没接触过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好不容易看到一本书,读完发现还有别的书,看完发现还有专业期刊,当时外语也没那么好,整个知识体系和框架都没有,对于把数学运用到经济学中的方法也不熟悉,整个研究范式、理论体系都是非常陌生的。
我自己还不太懂,就得给别人讲课,这挺痛苦的。只好一边教一边学,现炒现卖,有时候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不了,只能坦率地说我也不知道,下节课回答你这个问题,下课后自己再跑到图书馆去查资料。
北青报: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氛围如何?对金融学科建设和发展有何影响?
李健:上世纪80年代,大家思想解放程度很高,思维很活跃,以前从不敢想的东西都敢探索,大胆创新,波澜壮阔,各方面发展速度都很快,很怀念当时的氛围。
教学的背景就是社会的改革,当时广播电视都普及了,学生会问,昨天新闻介绍的那个改革措施是什么情况,你必须给人家解答问题,所以改革推动着教学的发展。
北青报:您从事了30多年金融学教育工作,这个时间基本和改革开放过程重合,如何评价这个过程?
李健:改革开放后,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对金融人才需求量很大,我们说改革,中国经济要发展,没有人才怎么干?通过教学培养出很多学生,后来都投身经济建设,很多人成为各个领域的栋梁和骨干,他们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么多人从你的教学活动中受益,增长了知识,通过他们,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教师的人生价值。
内存
授课超300万人
让更多人了解金融
除了给学校的学生上课,李健还给更多的“学生”讲课。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从1950年就开设了《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1986年张玉文教授在中央电大及各省分校率先主讲的《货币银行学》和王佩真教授主讲的《社会主义金融理论》,受到全国几十万电大学生的欢迎,两门课后来合并为《金融学》,一直由课程组老师主讲,受众超过百万。
1997年起,李健兼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货币银行学》主讲教师。1998年以来,中央党校及各省分校聘请李健主讲《货币银行学》,学员超过百万,作为全国和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货币银行学》课程的主考单位,选修此课的学生也数以百万计,2003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后首创的开放性课程网站也让众多学子受益,2013年,在教育部开放课程平台首批开设了《金融学》资源共享课,选课人气榜上一直排名前几位,2016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4年开设《金融学》MOOC课程,选课人数近60万人,被评选为首批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2017年1月,中国大学在线开放课程论坛上,《金融学》MOOC课程主持人李健获得杰出贡献奖,课程团队教师荣获优秀教师称号。
李健说,粗略估计,通过学校、电大、党校、网络等不同渠道,这35年来,她授课学生的超过300万人,她表示,做这种课程对个人没有收益,不算教学工作量,也没有一分钱津贴,还经常需要搭进去自己的科研经费,团队十几名老师一起在做这门课,都很辛苦,“能坚持用心去做是教师的一种社会责任,作为老师,给学生提供最好的课程是本分,让更多的人受益,是有价值的事”。
本版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供图/李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