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西部商网 > 外汇

君实生物赴港流动性猛增艳羡者紧补季报追风香江

[02月04日 08:40] 来源:搜狐 编辑:安远   阅读量:13740   

本报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三+H”首单落地。12月24日,君实生物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不过,两地交易表现却迥异:同股不同价,交易量差别巨大。

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两地同股不同价存在投资机会,可以做套利,等待未来全流通的机会,两市差价扩大至20%以上方是投资的最好机会。

12月26日,一家有意采取新三板+H股模式的新三板企业人士也向记者表示,正在加紧向香港联交所补充新一季财报。

同股不同价

历时半年,君实生物成为“三+H”第一股。君实生物-B此次上市共发行约1.59亿股,发行价格19.38港元,募资净额约29.44亿港元。

目前君实生物还处于巨额亏损阶段,并且这种亏损仍有扩大趋势。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1—4月,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达到了1.22亿元、2.75亿元和1.22亿元。而2016年—2018年1—4月分别亏损1.31亿元3.20亿和1.58亿元。

即使在今年港股新股破发频繁的情况下,这样亏损的成绩单也并不妨碍君实生物在香港受追捧。

其实,港股2018年前三季度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率达51%,而上市后1个月内破发率达81%。

不过,君实生物在港股上市首个交易日上涨22.55%。收于23.75港元,相当于人民币20.93元。

首日君实生物两地挂牌同时交易,表现却迥异。与港股受追捧不同,君实生物在新三板的股价收盘19.57元/股,大跌8.59%,当天新三板股价较港股打9.3折。

最新的数据显示,新三板较港股打折扩大至9.2折。

对此,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都认为,目前两地差价很正常。“两地差价不是特别大,是非常合理的。” 12月26日,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长朱为绎表示。

当日,新鼎资本董事长张弛认为,造成这种同股不同价的原因主要是港股流动性好,有流动性溢价。简单来说就是,市场流动性好,一般价格会高,流动性差,价格就会低。

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表示,目前两市虽然有差价,但因为不是全流通,无法跨市场套利。同时两个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以及投资风格也各不相同,所以目前不具备抄底机会。

不过,朱为绎认为,“这种差价是存在投资机会,投资人其实可以做一个套利,比如说卖出港股,然后再买入新三板股票。然后等待未来全流通的机会,这是一种操作模式。”

张弛表示,“港股是公允价格,比新三板价格高,新三板确实是低估了。”

“那么是不是抄底的机会呢?就看价差的幅度,像这个君实生物目前只差10%,我认为倒不一定是抄底的机会,但如果出现价差超过20%-30%,有可能就是抄底的机会。”

张弛表示,作为机构,目前更愿意投资君实生物的港股,而不是新三板股票,“因为现在港股可以退出,新三板没办法。”

12月25日,君实生物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不过,一家拟“新三板+H”的企业证代表示,同股不同价,对企业不会带来实质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两地成交量的区别:君实生物-B第一天总交易额为4.31亿港元,而新三板连续3个交易日的交易额是482.92万元、63.92万元、55.77万元,三天的交易总额为602.61万元。

周运南也指出,“由于是H股上市交易首日,所以股价和交易额还不完全具备对比参考性,未来两者之间应该会继续有差异,主要原因是港股和新三板之间流动性差异,但差异有多大还得看过了新股期后期要的表现。”

赴港模式比拼

除了君实生物,以及12月12日分拆子公司香港上市的汇量科技之外,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有12家挂牌公司表达了在港上市的意向。

其中,盛世大联、成大生物、赛特斯等公司的IPO申请资料已获港交所受理,盛世大联、成大生物发行H股申请分别于12月17日、11月23日获证监会批复同意;已摘牌的新东方网于11月18日披露通过上市聆讯后的招股书。这些公司多集中于生物医药、教育、互联网等新经济领域。

简单地来划分,赴港上市模式分几种:H股、红筹、红筹+VIE、分拆、“新三板+H股”等方式。

“不管是摘牌去H股,还是采取三+H,都得根据企业自身条件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合适的资本发展路线才是最重要的。”周运南说。

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认为,“新三板+H股”仍是目前较好的模式,与之相比,如果从新三板摘牌后上H股,时间往往要用一年多;而且要搭建VIE架构,流程比较复杂;同时享受不到新三板成长的利好。

并且,两个市场上市的另一个好处是形成价格参照。张弛表示,“新三板+H股两地同时上市,当港股好的时候,新三板估值低;或者新三板好的时候,港股可能估值低,那么股价有个比较后,它的股价既不会抄得太离谱,也不会低的太离谱,因为两边有对照系。这对于企业的平稳发展有巨大的好处。”

“一个优质的企业应尽量在多个市场上市,比如选择新三板+H股,不要只去一个市场,这样子有一种风险对冲能力存在,同时有一个对标系的存在,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张弛说。

一家有意采取新三板+H股模式的新三板企业人士也向记者表示,正在加紧向香港联交所补充新一季财报,此前公司在新三板获得融资,活得还不错,并不想放弃国内市场,但同时港股是机构投资,国际资本较多,对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更大。所以希望能同时在两地挂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