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ETF的持续扩容,聚焦区域经济和企业的区域指数基金(下称“区域基金”)成为公募布局指数投资的流行方式。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区域基金多是应机构客户的需求而成立,且策略上有着浓厚的区域特性。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深圳等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公募竞相上报新品,区域基金将成为投资者分享区域红利的便利途径。
公募竞相布局
“我们将区域基金列入宽基产品范畴,是2019年的布局重点,接下来会有一款聚焦浙江的区域基金将报会。”深圳某大型公募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近期区域基金“热”来得突然,却并非公募主动布局,而是因机构客户的需求而发起的。“产品申报有两条线:一是根据投研判断主动布局,二是根据客户需求来布局。有些公司看到别的公司申报了,也在抓紧咨询客户需求,以便及时上报。”
实际上,自去年下半年ETF扩容以来,公募机构就已开始布局区域基金。比如2018年12月中旬,南华基金成立了南华中证杭州湾区ETF,成为国内首只湾区主题基金。另外,平安基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ETF基金,已于去年底获批。而早在2018年之前,已有中海基金和汇丰晋信基金针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推出相应产品。
“公司布局粤港澳大湾区指数基金,主要还是看好湾区投资机遇。”平安基金ETF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钱晶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大湾区内不同城市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又有香港、深圳等金融中心。在中央政府推动下,大湾区将迎来历史重大机遇,区内各行业也会迎来长期投资机会。
进入2019年,区域基金的申报并没减少。如1月7日前后,安信基金上报了聚焦深圳的中证深圳创新科技主题指数投资基金,易方达则申报了以浙江为区域主题的中证浙江发展新动能ETF和联接基金。数据显示,自去年三季度以来,截至目前仍有近10只区域基金处于募集和待发状态,其中有不少聚焦到了区域的国企改革主题,如华夏中证四川国改ETF及联接基金。
利于分享区域红利
钱晶分析,近两年随着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指数发布,基金公司也在积极上报相应产品,这既是看好区域经济发展,也是引导金融资源合理分配,响应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号召。
具体到投资者方面,钱晶指出,在编制过程中,区域指数会综合考虑公司市值、行业分布等因素,能体现出区域产业的优势特征。区域经济既受益于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又具有地理与产业聚集等协同优势,发展潜力很大。因此,“投资者购买一只区域型指数基金,就相当于买了受益于该区域发展的一篮子股票,这为投资者享受区域发展红利提供了极为便利的途径。”
实际上,区域基金属指数基金范畴,会通过跟踪区域指数和区域内优质企业获取经济发展红利,并在投资策略上体现出区域发展的独特性。比如,中证浙江发展新动能ETF和联接基金追踪的是中证浙江新动能指数,其成分股纳入了浙江地区优质上市公司,如海康威视、吉利汽车、阿里巴巴等。同时,该基金还对港股的仙股和A股的ST股做了配置约束,以防踩雷。
另外,中证深圳创新科技主题指数投资基金跟踪的是中证深圳创新科技主题指数。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围绕估值、成长、研发、质量四大因子进行选股,但因侧重深圳区域的科技创新特性,前三大权重分别高达30%,成分股包含了腾讯控股、大族激光等科技创新成长性企业。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