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西部商网 > 财经

首都国际人才港为京津冀“筑巢引凤”

[08月06日 18:57] 来源:中国网 编辑:苏婉蓉

如今,全球范围内的人才争夺战日益激烈。全球人才竞争的焦点在国际人才,能否聚集一定数量的高端产业国际人才,越来越成为决定世界城市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数据显示,硅谷等世界知名人才聚集区的国际人才比例均超过50%,而北京的国际人才占比却仅为1%。据统计,2015年中关村有外籍软件工程师不到500人,约占从业人员数量的1.1%。高端产业国际人才的缺失,或将成为未来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短板。在此背景下,首都国际人才港应运而生。

首都国际人才港是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在国家多部委专家的支持下,依托权威顾问团队和丰富的留学人才资源而建设的深化改革开放先行试点项目。2015年10月16日,首都国际人才港推进会在北京举行。2017年12月,首都国际人才港首个示范园正式落地北京市朝阳区。通过精准、有效对接人才链与资本链、科技链、产业链、文化链,依托首都优势的软硬件环境,一个吸附和集散境内外创新资源的“中转站”、国际国内人才来去自由的“软口岸”正冉冉升起。

“一港三园两区”构筑人才高地

紧扣国家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战略要求和城市的总体规划,国际人才港以“人才引领、智慧创新、低碳生态、和谐共生”为理念,从软、硬件两个方面着力,重点建设“一港三园两区”。一港即国际人才港;三园即国际人才产业园、国际金融服务园、国际高技术服务园;两区即文化创意区和健康生活休闲区。

国际人才港,“国际”是特征,“人才”是核心,“港”是本质。它不是简单的城市社区或孵化基地,而是具有自由、流动、开放特质的“小社会”,强调港区内人才、知识、资本、资源的流动、互动与裂变,是一种开放式的生产生活形态。

四大创新模式驱动“最强引擎”

人才优先,活力聚才;高端引领,服务发展;整体开发,创新推动国际人才港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灵活的方式,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新战略、新政策,有力加快了人才的国际化步伐。

为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区域发展急需和紧缺的国际人才,同时集聚一批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世界级大师,国际人才港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人才开发机制,对发挥核心作用的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实施因人施策、超常规引进,并利用研发实验室、孵化器、加速器等平台,为国际人才入区创新创业全程提供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

在引进流程方面,国际人才港通过建立从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企业孵化到产业集聚的一整套产业培育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从创新源头培育、创新成果转化到创新产业成长诸多环节相互贯通、无缝对接而又良性互动的科研成果转化流程,畅通了人才科研成果的转化渠道。

在人才全要素投入方面,国际人才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的“硬”投入,提供信息、技术、平台、服务等“软”投入,并推动设立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援助、贷款担保等多种要素投入形式,打造各类创新创业超市,使得各类创新资源迅速向人才港汇集。

在全方位服务方面,集成服务是国际人才港的突出特征。通过“创业之初当保姆、发展之中当导师、成功之后当保安”的服务理念,人才港为创新创业和科研成果转化建立了“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模式和“一口受理、一站办结”的服务机制,将多个职能部门提供的生活待遇政策通过服务专窗实现“集中落地”,变“跑多家”为“走一家”。

在坚持全社会协同方面,国际人才港注重推动政、产、学、研、用、资等多方深度融合,形成“企业出题——政府引导——市场竞标”的流程,把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和企业技术需求、社会资本有机结合,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形成人才科研成果转化合力。

活力聚才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人才力量的助推下,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不可忽视,“大城市病”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以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向纵深发展,人才是当务之急、长远之需。开发国际人才资源,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也是破解首都“大城市病”的关键。北京对国际人才的需求是永恒的,渴望人才的大门也是敞开的。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人才合作与流动,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在产业选择上,首都国际人才港顺应人才区域化、国际化的特点,从单纯的引进项目和资本为主,向集聚科技和人才为主转变,构建出一个“产业链”与“人才链”对等匹配的人才特别社区。国际人才港以人才产业、金融服务、高技术服务为轴心项目,聚焦人才服务和技术转化,形成了以人才产业为主导,以金融服务业和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技术转化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这一引领京津冀经济升级发展的战略性平台。有利于加强人才交流合作,推动创投事业发展,促进科技要素流动,也有利于在京津冀构建适应人才国际化发展的制度空间,提升首都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增强京津冀城市群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引擎和加速器,成为引领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城市的试点区和示范区。

未来发展中,首都国际人才港将建设多个符合国际人才创新创业需求的产业平台、资金平台、孵化加速载体和交流合作项目,使国际人才港成为“国际人才高度集聚、创新创业高度活跃、高端产业强势发展”的国家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和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区。